春节习俗文化有哪些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 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春节习俗文化: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来年吉祥如意古代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们健康长寿。
春节习俗文化: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的最原始的目的就是驱逐年兽,后面演变为辞旧迎新的符号,成为新年的标志。最早可见的文献记载是南宋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作者是宗懔。主要是说人们在正月一号随着鸡鸣声起床,在门前放爆竹,可以用来驱鬼。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这样,原始的爆竹得到了发展,不生产竹子的地方也可以燃放鞭炮了。这样,燃放鞭炮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活动。
春节习俗文化:吃饺子年糕
在中国北方,最流行在新年吃的食品是饺子,饺子又名“交子”,交子时就是象征着新的一年的来到。所以,人们在子时就开始煮水饺,让水饺成为新年的第一顿饭。饺子在古代是难得的美食,尤其是肉食,因此新年第一天吃饺子,也意味着来年能获得更多的食物。年糕,谐音年年高,包含了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年糕常常用粘性谷物制作,多为米类。
春节的禁忌
1、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话,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打发(大发,发财之意)”等来弥补。
2、米缸不能空着,需要添满,空着会有不好的寓意,是不吉利的。
3、忌洒水、倒垃圾。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唯恐把“财扫走、倒掉。春节期间燃放鞭炮,地上纸屑、垃圾多,可将垃圾往里聚拢,不倒出去。
4、忌讨债。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初一到初四都是忌讳的。
5、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有被“掏空”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