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年夜饭主要寓意
除夕年夜饭主要寓意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在除夕来临之前回老家和家人团聚。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对一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顿晚餐。年夜饭的寓意为:吉祥、圆满、团圆、阖家欢乐!
除夕的历史由来
除夕,除,为去除之意,夕为夜晚。而除夕,为一年的结尾,意味着新一年将至。除夕又被称为大年夜,除夕夜。同时也为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之日。作为年尾的时间,除夕,起始于上古时代。因除夕之日为传统祭祖节,据文献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至本也。早在西周,《风土记》中已有记载。先秦时期,每年年末之时,都要举行“逐除”仪式,因此除夕有被称为大除,谓之大年夜。另一方面,由于立法之中存在着阴历方面时间变化的问题,因此除夕的时间可能为腊月三十,也可能为腊月二十九。但是始终都为阴历年的末尾。
除夕的意思和含义
其实在古代,夕代表的是一种怪兽,它会在大年30出没,来危害百姓。于是大家为了赶走夕,就在门上贴上红纸,挂上灯笼,并且放烟火和爆竹来驱赶夕,也叫做除夕。从此之后每逢大年三十,大家就会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然后放烟花爆竹,同时大门紧闭,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让夕无从进入,这样的话就把夕赶走了。古代的传统习俗延续至今,因此在大年三年大家都叫做过除夕。
除夕吃鱼有什么讲究
俗话说“无鱼不成席”。这是中国人的宴客之道,也是国人逢年过节必吃的一道菜。尤其是过年的年夜饭上必有一道“年年有鱼”,地方不同吃鱼的品种不同,那寓意也就不同了,有“鲤鱼跃龙门”,有大吉大利等寓意。
第一种:鲤鱼
鲤鱼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所以,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鲤鱼作为年夜饭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第二种:鲫鱼
不少的地方,也有吃鲫鱼的习俗,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民间有“鱼生火”的说法,但鲫鱼是个例外。
第三种:鲢鱼
过年吃鲢鱼,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寓意连年有余。
第四种:武昌鱼
武昌鱼象征着繁荣昌盛。
第五种:多宝鱼
多宝鱼象征着招财进宝。
除夕的传说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村村不安。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声响。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
到了冬天,凶恶的"年"快要出山进村侵扰了,村里的人相互约定,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上用红色涂抹的大木板,门口烧着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觉,在家里敲敲打打,到处发出巨大的声响。夜深了,"年"窜到村口,只见处处红色,处处光亮,兼之巨响遍传,十分害怕,赶快掉头躲进山里,从此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为驱逐凶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这是一个多么不易得来的日子!
每到冬天,人们总是忘不了往年防御"年"进村侵袭的日子,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欢庆平安。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为了庆祝过年,过年吃年夜饭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双筷,表示全家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