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网 > 民俗百科 > 百科知识 >

嫁女儿回门有什么讲究

时间: 枝寅 百科知识

(1)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

(2)一般不准在娘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方家,因为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空房的风俗,留宿也不可同房。

(3)回门当天不可以穿婚纱。俗话说“好女不穿嫁时衣,婚纱只能穿一次”。

(4)回门服饰需避免黑、白、灰这几种颜色,毕竟看起来不喜庆。

(5)回门礼物一定不能是单数,单数不吉利。

(6)回门必须新郎新娘一起,忌一个人回门。

(7)回门的路必须和迎亲时一样,所谓“三天不走两条路”,走不同的路意味着夫妻双方会分开。

(8)回门礼物在新人离开的时候应该捎带一些回去,不然会说娘家人“穷”。

(9)回门期间新娘不要刷锅,会把娘家的财气刷跑。

回门是什么意思

回门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民间婚俗,是指新婚夫妇成婚后首次回娘家,又称归宁。在古代,回门亦是十分庄重的,不仅需要准备回门礼、专用的回门装,娘家还需要准备回门宴。后世对回门的称呼各不相同,宋朝时民间称为拜门,清朝时有南北差异,南方称为会亲,北方称为双回门。各地回门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是选择结婚后的三、六、九日,也有满一个月再回门的。现在一般都定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所以统称为三朝回门。须与新婚丈夫一起回去,这是必不可少的,预示着新婚夫妻感情如胶似漆,同时向岳父母回馈夫妻感情良好。

回门时间在什么时候

结婚回门的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第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到成婿之礼,至此完成。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常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

回门礼品

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根据各地不同,带上的礼品也有所不同,有的带一只公鸡,取“吉祥如意”之意。有的带上些肉、鸡蛋、面等物品,或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烟、酒、糖、保健品等。

回门装扮

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穿的衣服也有所不一样。但总体上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首先是要新的,颜色要以喜气为主。衣服的样式,可以选择小套裙、连衣裙之类的,长裙看起来很有气质,小套裙看起来稳重端庄,连衣裙看起来清爽明媚,都是最佳的回门服饰。但要注意,裙子的话到膝长度就可以了,不宜过短。

5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