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放鞭炮的寓意讲究
大年初二放鞭炮的寓意讲究
因为放鞭炮是有很大的响声,所以具有去邪纳福,祈求平安的美好寓意,在古代老百姓都是害怕年兽出来作怪,所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不仅增加了热闹的气息,也希望未来的日子能够蒸蒸日上,过得红红火火。尤其是有祭祖和迎财神等活动,那么放鞭炮也是表达一种恭敬的含义,祝愿家中能够招财进宝。
有哪些讲究事项
①采买鞭炮时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厂家,合格的产品才会安全,然后存放也要在干燥的环境里,远离火源,而且不宜放在潮湿的环境,否则过年也点燃不了。
②放鞭炮时要提醒周围的人远离,避免被波及,尤其是不可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燃放,需左右查看一下环境,点燃后马上退到适当的距离。
③放完鞭炮后要及时把纸屑打扫干净,避免污染了环境,小孩要是玩鞭炮需有大人在旁边看着,年纪过小的孩子不宜燃放。
正月初二的风俗是什么
回门:这一天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回娘家了,出嫁的女儿与父母许久未团聚,可以趁此机会回去看看,也要带上夫婿和礼物,而娘家也会准备好吃的饭菜招待。
祭财神:对于北方有从事商业的人家来说,祭财神可是一件大事,要专门准备“五大供”,即整猪、整鸡、整羊等,吉时一到放鞭炮上香,好不热闹,祈祷来年能够招财进宝,生意红红火火。
吃面条:所谓初一饺子初二面,当天的面条需用初一的饺子皮制作而成,加以冷汤,吃了代表一年到头都顺顺溜溜。
大年初二送年礼的讲究
送“双”别送“单”
送年礼,既有数字上的讲究,也有谐音上的讲究。
首先是送“双儿”不送“单儿”,取“好事成双”之意,图的是个吉利。装点心匣子或装果篮儿,其种类要为双数,四样、六样或八样。
其次,注重所送年礼的谐音,有些东西的谐音“犯忌”,不宜送人。送水果时不送梨,因为“梨”与“离”谐音,不吉利;不送钟表,“送钟”与“送终”谐音;给生意人送礼不送“书”,“书”与“输”谐音。拜年时讲究送酒,因为“酒”与“久”谐音,有“天长地久”之意。
大年初二习俗有哪些
民间谚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
又有: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初四吃烙饼炒鸡蛋,初五吃饺子捏小人嘴,初六吃合子,合子夹七合子夹八合子夹九,一直吃到拐弯。
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传说这两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初二面,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女儿回娘家忌回门礼为单,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二,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话。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