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惊蛰传统食物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2、香椿
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很多人惊蛰时候要吃香椿,香椿里面有一种很特殊的香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吃了香椿,春天才真的到来了。不过香椿属于发物,对于身体比较容易过敏的人来说,就不要轻易的尝试这道蔬菜了。
3、蛋
我国南方民间地区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而经过演变,当初喂给白虎的鸡蛋,如今变成了喂给人们自己啦。
每星期不宜吃超过三只蛋黄,蛋白则不在此限,而且每天不应摄取超过300毫克胆固醇。原来蛋白不含脂肪,也不含胆固醇,是接近纯蛋白质的食物,所以蛋白的摄取量不像蛋黄般受限制。
4、芋头
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子、炒黄豆(代表消灭多种虫害)。
中医认为芋头可补中益气,因其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5、窨糕
窨糕,本名印糕,江苏一种传统节令美食。窨糕雪白松软、香甜可口、凉而不硬,每年从惊蛰至立夏供应近两个月,立夏前市场上就没有卖的了。
惊蛰为什么要吃梨
惊蛰是立春之后的另一个节气,天气开始转暖,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开始苏醒,而农耕时期惊蛰一到农民就开始准备春耕了。这时人们要开始在饮食上进行调整,才能让身体适应接下来的劳作。所以传统的饮食习惯中,有惊蛰吃梨这一习俗,因为吃梨可以润肺健脾,滋阴清热,有益于身体健康。
惊蛰时天气乍暖还寒,气候仍然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加之一些细菌、病毒开始活动繁殖,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梨味甘,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喉化痰之功效,且含丰富的果酸、铁质、维生素A、维生素C等,特别适合这一季节食用。食用时可采取生梨去核去皮后榨汁、生梨去核后蒸熟、切片后与冰糖、银耳等一起煮水等方式,川贝炖梨对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梨性质寒凉,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否则反伤脾胃。对于脾胃虚寒或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惊蛰养生注意事项
1、提升气血,阴阳调和
惊蛰过后,各种病毒和细菌在度过了隆冬之后也异常活跃起来,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因此养生应顺应阳气长盛、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2、平衡作息,调养饮食起居
惊蛰时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天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通达。
3、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惊蛰时节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是疾病多发的时期。因而,这一节气中必须做好一些疾病的预防工作。由于春季与肝相呼应,养生不当则易伤肝,要重点保护肝脏。
惊蛰的习俗
吃龙须面
在有一些地方惊蛰的时候是需要吃龙须面的,而且搭配上的烙饼上面一定要有龙鳞的图案,如果是吃饺子的话,包饺子上也要有龙牙。因为龙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图腾,也是被赋予神圣的光环的。人们觉得如果这样做的话,如果被看到了,新的一年就能够风调雨顺,家人都吉祥平安。
吃梨
到了惊蛰这一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吃梨,因为梨的谐音是“离”,其中的寓意就是危险离开我们,希望新的一年顺风顺水。在过了惊蛰之后就是春天了,春天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如果在惊蛰的时候,农民伯伯们如果吃梨的话,也代表希望这让病虫害远离庄稼。
惊蛰节气虽然代表了春天,春天虽然到来了,不过在这个时候自然界的温还是会有一些浮动。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这样很有可能会让人们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大家可以平时常吃一些梨能够提高免疫力,也是对身体很不错的呢。
“打小人”驱赶霉运
到了惊蛰的时候,在民间有打小人的习俗,这个时候妇人会用一只木拖鞋来拍打纸公仔。并且人们在一遍拍打的过程当中,在口中也会念出一些打小人的咒语,寓意就是在新的一年里把身边的小人都打走,这样会让自己变得更加顺利,自己和家人都不会因为小人作祟而变得倒霉了。
祭祀白虎
在街坊邻里都有一个传说是关于白虎的,白虎是非口舌之神,他会在京,石碣西这一天出来觅食,如果有谁一不小心碰到了他,那就只能自认倒霉。在未来的一年当中,很有可能会受到小人的诬陷,做一些事情都会变得不顺利。所以大家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都会在惊蛰这一天来祭祀白虎,希望不要让它来找上门。
惊蛰的谚语
1、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2、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
3、春雷一响,惊动万物。
4、春雷响,万物长。
5、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6、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7、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8、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9、二月打雷麦成堆。
10、惊蛰地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