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风俗和禁忌
端午节的风俗:佩戴香包
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佩香囊,聚香凝神、避邪驱瘟、襟头点缀。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物质,这些挥发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中草药还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很好的作用。
端午节的风俗: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的风俗: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端午节的风俗:挂艾叶菖蒲
端午过后,邪气主要是湿热、秽浊,所以要芳香化湿,芳香化浊,端午节的习俗中总离不开芳香。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的禁忌
1. 不触水游泳
端午节禁忌之一是不触水游泳。这是源自于屈原投江自尽而遗体被鱼类啃食的传说。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人们相信在端午节这一天进入水中会带来不好的运气。因此,人们一般会避免游泳或接触水上活动。
2. 不乘船出海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也会避免乘船出海。这是出于避免和纪念屈原的关系。相传当屈原投江自杀时,有很多人乘船紧随其后试图营救他。为了纪念这些义士的勇敢行为,人们在端午节期间不会乘船出海。
3. 不剃头
传统上,端午节被认为是许多妖精的聚会日子。因此,人们相信剃头会吸引邪恶思想附身或遗福差的妖精。为了避免不良后果,人们通常会避免剃头或理发。
4. 不采草药
端午节期间禁止采草药。这是因为五月初五是植物生长的高峰季节,此时植物的韧度最强。人们相信,采摘草药会减弱草药的功效,因此禁止采摘。
5. 不结婚
端午节被认为是阴阳交替的一个时刻,不是吉利的结婚日子。人们普遍认为在这一天结婚会给新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端午节期间,人们普遍避免举办婚礼。
6. 不吃瓜果
在端午节,人们也通常会避免食用某些瓜果,特别是长瓜和冬瓜。这是因为这些瓜果在端午节期间被认为是屈原的代表。因此,人们一般会避免食用这些瓜果。
7. 不用刀具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避免使用刀具。这是为了防止刀具被恶灵附身或被邪恶力量所驱使。此外,还有一个传统的相关禁忌是不允许打针或手术,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8. 不说不吉利的话
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避免说不吉利的话。相信这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好的运气。人们普遍相信在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言辞,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