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国家法定假日吗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
一:打糕
打糕可能江南这一地带的会听得比较少,这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一个非常代表性的食品,端午节这一天是他们非常隆重的一个节日,打糕也是他们那里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食品,非常的清香可口。打糕是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非常的有特色,材料是用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一起打制而成的,不仅清香可口、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对于节日的气氛也得到了增添。
二:绿豆糕
绿豆糕在我们的很多地方都是很流行的,在端午节那天除粽子以外,最盛行的饮食习俗那就是非绿豆粽莫属了,而且绿豆糕不仅美味可口,还有着很好的清热解毒之功效。绿豆糕的色泽一般是浅黄,形状比较规范以小长方型为主,非常的细润,口感清香绵软,且不粘牙。绿豆糕制作的原料都是采用绿豆粉、桂花、砂糖等,那些原料对我们身体还有着保肝益这作用,是个非常小错的消夏小吃。
三:哨子面
哨子面是陕西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饮食习俗,在端午节的那天陕西人是必要吃的。陕西的哨子面也是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历史也是非常之悠久,被陕西人们一直流传下来,其中最著名要属岐山哨子面,岐山哨子面它的味道非常之劲爽,集薄、酸、辣、香、光而著名于民间。
端午节喝什么酒
1、雄黄酒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就制成了雄黄酒,喝雄黄酒能驱虫解五毒,不能喝酒的小孩也会用雄黄酒涂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对人体是有害的,因为雄黄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建议喝以下几种酒。
2、菖蒲酒
菖蒲酒是用菖蒲、艾叶泡制而成的酒,菖蒲被视为辟邪之物,《本草纲目》中就记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
菖蒲酒是一种配制酒,色橙黄微翠绿,清亮透明,气味芳香,酒香酿厚,药香协调,入口甜香,甜而不腻,略带药味,酒度为45度,糖度为12度。
3、黄酒
黄酒不是雄黄酒,而是一种米酒,黄酒通常不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黄酒可药用,生饮对心跳过快、厌食、烦躁等有疗效;热饮可以缓解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文化内涵
端午节所蕴含的文化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总的来说。
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杂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种民俗为一体,因而后世有认为端午节是由来于古人为了“避邪防疫”而设的节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老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老节日的形成蕴含了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古老节日重视祖先神灵信仰与祭祀活动,祖先神灵信仰是古老传统节日的核心,并非挑个日子避邪防疫就成为流传万古的民俗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