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倒不必纠结谁先接近谁,可能只是因为当日需要对方:彼时的「爱立信 Ericsson」手机因质量问题,销量一蹶不振,而「索尼 Sony」有意于切入新行业,于是双方各自控股 50% 组建「索尼爱立信 Sony Ericsson」移动通信。下面一起来看看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吧!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在中文语境,「索尼爱立信」通常非正式被缩略为「索爱」,取其各自品牌首字命名,无疑很是风趣,像极男人对女人的追求,新品牌则是联姻的成果,名字也体现着微妙关系,如那句歌词所唱,「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基于合资或并购而出现的新公司或品牌,起名上通常会体现出上述运作之后的结果,并且新命名也与先前合资或并购主体不无关联,——毕竟「品牌命名」也是资产组成,立足于优质的资产之上,有强强联合的优势。
关于「新」的定义,无如「美团」那样耿直者,其在合并「大众点评」之后,新公司被命名为「新美大」,以「新」为起始,而取合并两者的首字组合形成,——只是逻辑上,并没有那么说得通,毕竟在先前并没有「美大」一说(出于安抚被兼并者公司人心则另说)。
视频网站「优酷网」兼并「土豆网」之后,新公司被命名为「优酷土豆集团」,繁琐、知所谓,后来进一步更改为「合一集团」,就简单明了,也去除排序的尴尬,——说是尴尬,其实是非常矫情,并且显得自尊心脆弱。
商业运作与自尊心无关。商业的排序,无关长幼尊卑,衡量的标准是实力,——联姻虽有「下嫁」一说,但传统上,无论西方或东方,多以「冠夫姓」标志「从属(所有权)」,所谓的「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说的就是这种景象。
合资或并购,实力雄厚者主导,自然就排名在前,即便是启用某个关键字,应用在出现的新公司命名,也同样排名在前,这是默认、约定俗成的运行规则。——这还是相对幸运的情况,毕竟过去种种,还有迹可循。
「奥迪 Audi」公司当年由 Audi、Horch、DKW、Wanderer 四个汽车品牌合并而来,这「四」体现在奥迪标志的「四环」中,是不是隐晦得多!——「Audi」是个漂亮的品牌命名,出自 August Horch 的老朋友儿子之手,Horch 在德语的意义对应 Audi 在拉丁语的意义。
并购之后,处于非主导地位的公司或品牌,要么融入,要么退隐,更多情况是消失,——主导者要的不是名分,是嫁妆(市场份额)。多年之后,索尼收购爱立信所持有的 50% 股份,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更名为「索尼移动通信」。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人的一生,能超越时间,留下回响的,除了精神,还有姓名。
姓名,是中华精神文明中最富有民族性特征的一个组成。
姓氏,标识着血缘和衍生;名字,以“正体”和“表德”。
你的姓名,带着什么故事而来?是家国情怀的观照,是流行文化的折射,还是寄予了长辈的期许,又或只是那一刻的灵光一闪……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月8日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
该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权威户政管理科研机构,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年发布全国姓名报告。
名字·不仅关乎你个人
“名字所取,根于心意,沿于时尚,因时变迁”。
中国人取名,折射着时代精神、政治形势、社会习俗、文化水准,体现着中华儿女的价值观,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气神。
每个年代,都有人们爱过的名字。从“1959年及以前”的建国、秀英,到“2010~2019年”的浩宇、欣怡……不同时代名字的变化,折射了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和思想观念革新。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名与政治形势挂钩。新中国成立时,建国、建华、援朝、跃进、卫东、国强等涌现,很多女性选用英、兰等;六七十年代,军、勇、丽等比较常见,时代延续性较为突出。
8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名开始表达个人情怀。伟、磊、静、丽等具有性别色彩的字眼更多被使用,反映人们一心追求简洁、平静、朴实的生活心态。
90年代名字则注入了风雅的文化元素,杰、浩、婷、雪等字更多地被选用。
在城市,一些仿照英文名发音的“洋味儿”名流行,譬如“查理”“文迪”“安妮”等。而在乡村,人们认为名字越随便孩子越好养,狗娃、狗子、旺财、招弟、水生、满囤等名字盛行,乡土味儿十足。
进入21世纪后,涛、浩宇、浩然、婷、欣怡、梓涵等“文艺范儿”名字大受欢迎。
改革开放后,人们取名追求简洁好记,二字姓名一度激增。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人口流动日益频繁,重名现象多了起来,为了降低重名率,三字姓名逐渐增多。目前,三字姓名占比超过90%,二字姓名占比减至6.3%。四字及其他字数姓名虽使用人数较少,但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分别由20世纪50年代的0.3%、0.4%提高到目前的1.6%和1.7%。
名字·不仅关乎你个人
“名字所取,根于心意,沿于时尚,因时变迁”。
中国人取名,折射着时代精神、政治形势、社会习俗、文化水准,体现着中华儿女的价值观,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气神。
每个年代,都有人们爱过的名字。从“1959年及以前”的建国、秀英,到“2010~2019年”的浩宇、欣怡……不同时代名字的变化,折射了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和思想观念革新。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名与政治形势挂钩。新中国成立时,建国、建华、援朝、跃进、卫东、国强等涌现,很多女性选用英、兰等;六七十年代,军、勇、丽等比较常见,时代延续性较为突出。
8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名开始表达个人情怀。伟、磊、静、丽等具有性别色彩的字眼更多被使用,反映人们一心追求简洁、平静、朴实的生活心态。
90年代名字则注入了风雅的文化元素,杰、浩、婷、雪等字更多地被选用。
在城市,一些仿照英文名发音的“洋味儿”名流行,譬如“查理”“文迪”“安妮”等。而在乡村,人们认为名字越随便孩子越好养,狗娃、狗子、旺财、招弟、水生、满囤等名字盛行,乡土味儿十足。
进入21世纪后,涛、浩宇、浩然、婷、欣怡、梓涵等“文艺范儿”名字大受欢迎。
改革开放后,人们取名追求简洁好记,二字姓名一度激增。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人口流动日益频繁,重名现象多了起来,为了降低重名率,三字姓名逐渐增多。目前,三字姓名占比超过90%,二字姓名占比减至6.3%。四字及其他字数姓名虽使用人数较少,但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分别由20世纪50年代的0.3%、0.4%提高到目前的1.6%和1.7%。
姓名·守候独一份的美丽
2020年是第一批“20后”诞生年。根据报告,2020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名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字依次为梓、子、宇、辰、一等。与2019年相比,玥、伊、昕、可等字受到新生儿父母的青睐。
奕辰、一诺成为2020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男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字,分别超过1.4万人、2.4万人。
热到发烫的字眼,造就了无数时下流行的名字。“看言情小说的孩子们长大了”“好家伙,我们一个班里大半班的名字都在里面了”“想象再过几十年,广场大妈都叫梓涵、紫萱”……
重名严重、冷僻字起名、缺少文字内涵和底蕴……人们不禁感慨,姓名文化式微,原本积淀的历史渊源在一致化中少了几分韵味,原本蕴含的情怀格调在雷同化前平平无奇。
为有效降低重名概率,近年来,公安部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上推出全国人口姓名查重等便民功能。
汉字是独特而美丽的符号,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每一个字,都有它的灵魂与故事,字与字的搭配,又构成了新的意涵。
文明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中国人起过许多好名字,比如风眠、季鸾、元济、斯年、徽因、浅予、从文、如稷、寅恪、钟书、健吾、实秋、语堂、右任……标注着年代的文化含量与气息。
古往今来,历经积累演变,饱含人文信息、信仰观念、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旨、审美修为的中国人姓名文化,应当得到新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