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柏姓和水姓的来源
《百家姓》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其中的姓氏来源资料大家有过了解吗?关于百家姓,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柏姓和水姓的来源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柏姓的来源
一、姓氏溯源
①《尚友录>>记载:“古柏氏之后。”相传上古时代有柏皇氏,是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芝,因以柏木为图腾,所以称为柏芝。据说他曾担任伏羲的助手,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而无所欲求,所以深得百姓拥护,被尊为柏皇。他住在皇柏山(在河南陈留县)上,他的子孙就是柏氏。
②《姓氏考略》记载:“春秋柏国,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望出魏郡。”春秋时的柏国,在现在的河南省西平县的西方,至今还有一个柏亭。柏姓的发祥之地就在这里,后来国灭之后,子孙逐渐繁衍到魏郡(今河南临漳县)、济阳(今山东省定陶县)。
二、姓氏由来 传说远古时三皇之首的伏羲,手下有个大臣,名芝,以柏木为图腾,人称柏芝。他协助伏羲治理天下立了诸多功劳,但并不因此而自满,深得伏羲的信任,后当上东方部落的首领,所以史家又称他为柏皇氏。 有一次,孟津河中突然出现了一只怪兽,龙首而蛇身,遍身长满龙鳞,高八尺五寸,形状象鱼又象驼,左右各生一个肉翅,在波涛中游来游去。伏羲闻讯后,赶到孟津河边。那怪兽看见伏羲后,更是精神抖擞,背上的龙鳞闪闪发起光来,似乎组成一种图案。伏羲似有所动,知是神灵指点,忙命排香案_礼膜拜。 当时柏皇随伏羲一起,见此灵机一动,赶快捡起一块烧过的木炭,迅速把怪兽身上的图案画在一块大石上。等伏羲祀拜完毕,那怪兽即沉入水中不见,伏羲这才想起怪兽身上的图案没有记下来,十分遗憾。这时,柏皇已把图案抄在木板上献给伏羲。 伏羲大喜,回去后日夜钻研,终于画成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天下第一图:太极八卦图。 由于柏皇氏聪明睿智,所以一直到周朝,他的后代都为帝王师,如颛顼帝的老师为柏夷亮父,喾的老师为柏招。另外,黄帝的地官是柏常,佐禹治水的则是柏翳等。所以,柏姓是古姓中的贵族。后来,柏姓大多转化为其它姓氏,所以现在反倒不多了。
三、迁徙分布:分布在各地的柏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四、宗祠堂号:忠恕堂。望出魏郡
五、历史名人: 黄帝时有地官(司徒)柏常,帝颛顼有师傅柏亮父,帝喾有师傅柏昭。帝尧时,柏皋封在柏(今在河南舞阳县东南),号柏成子。 柏,神话传说中的蜀王。《汉·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 ,后者名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 柏高,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山海经·海内经》:“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於天。”郭璞注:“柏子高,仙者也。” 西周时,柏国君柏冏曾任周的太仆。东周时有史官柏堂骞。汉有柏直、柏始昌。唐代有左拾遗柏耆,左领军卫大将军柏良器,封平原王。元代有画家柏子庭、柏招。明代有延安卫指挥史柏英。清代有著名画家、诗人柏立本,书法家柏谦,画家、书法家、诗人柏古。近代有资产阶级革命家、安徽都督柏文蔚。
柏氏祠堂对联资料
柏(Bǎi,旧读Bó)上古时期有古帝柏皇氏,其子孙就以柏为姓。远古舜帝时候,有个贤人叫始祖为柏翳(即伯益),为舜时司徒,舜赐姓赢,自此之后柏翳便有了两个姓属,即柏姓和赢姓,他的后代子孙也形成了两支,其中一支是为柏姓。柏翳就是柏姓的始祖。
源承赢姓;
望出济阴。
——全联典指柏姓的源流和郡望。
嘉善西湖蓝本;
盟鸥北菀乱真。
——上联典指清代书画家柏古,嘉善人。书跌荡,法南宫;与房山尝游西湖,上北高峰顶曰:“此真米家蓝本也。”下联典指清代女画家柏盟鸥。工于丝竹及绘事。时人谓其“点染丹碧为山水,以乱董北菀之真”云。
伯益家声,帝师世泽;
图开烟阁;名誉魏州。
——上联典指上古柏亮、柏昭。帝颛顼有师傅柏亮父,帝喾有师傅柏昭下联典指唐代魏州人柏良器,因平定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有功,封平原王,图形绘于凌烟阁。
两代帝师,玉堂望重;
一朝良将,金阁名图。
——同上
附:
魏郡世泽;
帝师家声。
——佚名撰柏姓宗祠联。上联典指上古柏亮为颛顼师,柏招为帝喾师。
义全使节;
道重帝师。
——佚名撰柏姓宗祠联。上联典指代唐代魏州人柏耆。下联说上古帝喾的老师柏招。
水姓的来源
一、姓氏溯源
1、远古大禹治水,他氏族人很多当了水工(治水的工程人员)。大禹带领水工到会稽山:在浙江绍兴县东南)治水后,留下一个水工(禹的庶孙)居住在会稽,便以水为姓,他和子孙就世代相传姓水。
2、来源于复姓水丘氏。 据《姓范》记载:张澍云“当指水为姓。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浙江郭县多水姓。或水丘氏所改”。
二、郡堂望号 望出吴兴。汉置吴兴郡,现在浙江省湖州市。
三、历代名人
1、水乡漠——字禹陈。明朝浙江郭县人。万历进士,授宁国知县。后调丹阳当官,为政清廉,责任心强。当地多灾害,他为生产救灾,cao劳成疾,吐血而死,人们十分痛借。
2、水佳胤——字启明,乡漠子,天启进士,任礼部郎。精通典故,熟谙兵法,升任建宁兵备参议。奉令平靖白莲教之乱,活捉了教主王森。又奉令平靖粤寇,以锐不可挡之势,肃清了60余股贼寇。后以左迁归隐句章卒。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在蓟州建造了水督庙。
水氏祠堂对联资料
水(Shuǐ)姓出自共工氏,为黄帝臣共工之后,以官名为氏。共工是黄帝时候负责掌管水利的水官。共工的后世子孙有的以“水”为姓,称为水氏。得姓始祖:共工氏。古代水官。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自称水德,相传为水姓之祖。
系出共工,源承姒姓;
治推邵武,望在吴兴。
——全联典指水姓的源流和郡望。
立政廉明知邵武;
呕心沥血赈丹阳。
——上联典指明代邵武县知县水苏同,以廉明慈爱,为政有方而名于世。下联典指明万历进士水乡漠,鄞人,授宁国知县,调丹阳,以修荒政,积劳呕血卒。
奕父谙丹青镶铭画史;
启明平贼寇入庙蓟州。
——上联典指元代书画家水东山,字奕父,工山水。名列《书画史》。下联典指天启建宁兵备参议水佳胤:字启明,熟谙兵法,升任。奉令平靖白莲教之乱,活捉了教主王森。又奉令平靖粤寇,以锐不可挡之势,肃清了60余股贼寇。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在蓟州建造了水督庙。
附:
德旺五行之首;
恩深六成之功。
——佚名撰水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上下联典出《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慈爱廉明知邵武;
鞠躬尽瘁赈丹阳。
——佚名撰水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明代邵武县知县水苏同。下联典指明万历宁国知县水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