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网 > 取好名字 > 百家姓 >

百家姓中窦姓和章姓的来源

时间: 春林2 百家姓

你知道吗?百家姓就像是中国渊源流传的历史,全书记载了历史发展到现在出现的所有姓氏,而且还在不断增补中,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窦姓和章姓的来源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百家姓中窦姓和章姓的来源

窦姓的来源

一、姓氏溯源

上古夏帝太康在位时,荒废政事,不理民情,沉湎于游乐田猎,远去洛水的南面打猎,他的五个弟弟和后络也跟随去。这时,有穷国的君主羿由于人们不能忍受太康这种所作所为,就在黄河北岸抵御太康回国。太康的五个弟弟和他们的母亲(即后缗),就到洛水转弯流进黄河的地方去躲避和等候太康,等了100多天,不见太康回来,他们也被有穷国人发现管制起来了。这时,后缗怀孕临近产期,就逃出自窦(地穴),奔归有仍,生下少康。太康失位后,弟中康(一作仲康)继位;中康死后,子帝相继位;帝相死后,子少康继位。大概为了纪念祖上这个历史事件,少康就给他留居有仍的抒、宠两个儿子姓窦,世代相传。

二、郡望堂号

后汉置扶风郡,现在陕西省咸阳市。《风俗通》记载:“夏帝相遭有穷氏之难,其妃方娠,逃出自窦,而生少康,其后氏焉”。望出扶风、 观津、河南。

三、历代名人

窦宪——字伯度。东汉平陵人,是窦融曾孙,领兵出塞3000余里,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拜大将军,总揽大权。和帝既长,愤其骄纵,与中常侍郑众等合谋,迫令自杀。

窦建德——隋朝漳南人。聚众起事,据河北诸郡,称夏王,建号五凤。隋大业十四年炀帝南游江都,为字文化及所杀,时王世充在洛阳自称郑王,奉越王侗为帝,建德亦奉朝命。世充旋杀侗自称帝,建德亦称夏帝。唐武德三年,李世民(秦王)击世充。建德出兵救世充。四年,战败被俘,斩于长安。年48岁。 窦燕山——名禹钧,号燕山。后周渔阳人。在五代后晋时,明瞒暗骗,势压贫贱,不讲天理良心, 30无子。传说一夜其父送梦,对燕山说:“你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日后无子,兼且无寿。速要改恶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燕山醒来将父梦中的话牢记在心,从前之恶,不再敢为,而且广行方便,家中又设立义馆,请明师教训,帮助家贫子弟读书。他创办过40多所义学,官作谏议大夫,由他推荐提拔成名的青年不计其数。一夜又梦见父亲说:“你今阴功浩大善名张注天曹,后有5子,齐登科甲,寿添89岁”。此后修身积德,更加殷勤。后来,果然连生仪、严、侃、偶、傅五子,由于他教子有方,5子勤奋学习,先后登科。

窦氏祠堂对联资料

窦(Dòu)姓出自姒姓,为夏帝少康之后,以地名为氏。得姓始祖:少康。上古夏帝太康荒废政事,不理民情,沉湎于游乐田猎被杀后,王妃逃出窦地,逃回娘家有仍,生下了遗腹子少康。后来少康恢复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世代相传姓窦,形成窦氏。

源自姒姓;

系承少康。

——全联典指窦姓的源流和郡望。

初唐四相垂青史;

东汉三君耀禹城。

——上联典指唐初扶风平陆人窦威,他侄子窦抗、侄孙窦德玄、德玄的儿子窦怀贞,四朝宰相。下联典指东汉大将军、闻喜侯窦武,他与陈蕃、刘淑并受人敬仰,被称为“三君”。

国典朝章垂汉代;

烟波钓叟耀禹域。

——上联典指汉·内史令窦威。初为汉高祖丞相府司录参军,博物多识,朝章国典,皆其所定,集十卷。下联典指元代医学家窦默,所著《针经指南》之于针灸实如《烟波钓叟歌》之于遁甲也。

巍科高掇,共仰燕山五桂;

学士荣膺,争夸隋世六儒。

——上联典指五代窦·禹钧,有义方,教五子,俱登科,时称燕山窦氏五桂。下联典指隋·窦士荣与马光等并授太学博士,时号六儒。

附:

河西世泽;

章武家声。

——佚名撰窦姓宗祠联。全联典指汉代河西人窦广国,封章武侯事。

毫芒映日千重树;

涓滴垂空万丈泉。

——此联为唐代诗人窦叔向《青阳馆望九子山》诗句联。

才俊名传四海;

夏王威播九州。

——佚名撰窦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初史官窦俨。下联典指隋末河北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

太行峰巅,孔圣为谁留辙迹;

烈石山下,晋贤遗泽及苍山。

——清乾隆·凤台令沈荣昌题窦大夫祠献殿。1959年郭沫若参观窦大夫祠时,曾题词一首,其中头两句“孔子回车处,驱车我却来”,与此联上联同出一典。

章姓的来源

一、姓氏溯源

上古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代齐大公支孙封国于鄣(在今山东章丘县)。到战国时,鄣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去邑为姓,相传姓章。

二、郡望堂号

汉置河间郡,现在河北省献县。

三、历代名人

章鉴:隆兴府分宁(今江西修水杭口)人,南宋丞相。咸淳十年,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其为人宽厚,凡事无所不可,人称“满朝欢”。居官清廉,家贫如洗。

章梦飞,字云翔。64世、及公18世,平阳横江西八丈(今温州苍南县沪山镇百丈村)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甲戌年十一月生,景炎三年(1278年)戊寅年四月卒。

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梦飞年方 30 岁,考中右科廷对第一(武科状元)。宝祐二年(1254年)任御苑统卫兼左司马事。同年十一月蒙古军大举进犯,潼关陷落,章梦飞督领大军抗敌,他身先士卒,体贴下情,赢得将士爱戴,士气十分高涨。宝祐三年(1255年)七月,章梦飞先用缓兵之计麻痹敌人,待至时机成熟,便挥戈直指敌陈,敌军遭到突然袭击,溃不成军,潼关一举收复。章梦飞因功受奖,提拔京湖宣抚使、节制五城大司马兼督粮饷事。

章 衡(1025~1099),字子平。55世、及公9世,福建浦城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丁酉科(1057年)状元。

章文谷。51世、及公5世,福建浦城人,排行二十三,约940年生,约1000年卒(生卒年由周腊生教授推估)。南唐(北宋太祖开宝三年)庚午科(970年)状元及第。

章 鋆,字酡芝,号采南。浙江鄞县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生,光绪元年(1875年)卒。咸丰二年(1852年)状元及第。

章懋——字德懋,明朝兰奚人,人称枫山先生。宪宗成化年会试第一,举进士,授编修。在任时,建议与外商互通贸易以裕商民,政绩甚著。著有《枫山集》、《枫山语录》。

章邯:秦朝将领。镇压陈胜、项梁起义军战功赫赫,后在巨鹿为项羽所败。不久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建都废丘(今陕西兴平南)。前二零五年,被韩信击败后自杀。

章昭达:吴兴武康(今属浙江)人,南朝陈将领。其心情严刻,善于将兵,因军功历任定州刺史、都督、镇军将军、车骑将军等职

章伯钧——安徽桐城人。先后参加过中国___和中国国民党。曾任中山大学教授,后脱离中国___,与邓演达、谭平山等人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革命行动委员会,后改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民国30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6年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任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交通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章乃器——浙江青田人。早年参加民主运动,是“七君子”之一 。

章氏祠堂对联资料

章(Zhāng)姓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得姓始祖:齐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可称吕尚、吕望、姜太公,号太公望,又号太师尚父,是周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文王兴周,帮助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

琅玡世泽;

渤海家声。

——全联典指章姓源流和郡望。

节凛秋霜京兆郡;

望孚辽海复生堂。

——全联典指喻姓的郡望和堂号。

立地顶天怀大志;

早春催种兆丰年。

——此联为鹤顶格析字、嵌“章”字的析字联。

弟兄两窖陶瓷艺;

父子一门书画家。

——上联典指南宋陶瓷家章生一。他的哥窑和其弟主持的弟窑,又称权泉窑,为我国古代名窑。产品以青瓷为主,畅销世界各地。下联典指清代书画家章谷,号古愚。善八分隶体,画尤工绝,其子亦精画艺。

将领守台驱法寇;

骚人咏赋比唐诗。

——上联典指清代将领章高元。光绪间随刘传铭防守台湾,法军犯基隆,力战有功,授总兵。下联典指宋代天圣进士章岷。与范仲淹同赋诗,岷先就。仲淹览曰:“此诗真可压倒元白矣!”

隐华岭灌园养母;

书佛经断指报兄。

——上联典指清代孝子章慥,隐华子岗,灌园养母。下联典指唐·章全益,从小丧父,由哥哥章全启抚养。母亲病了,全启割下腿肉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及全启亡,全益守孝服,用火烧自己的手指,以重复体验哥哥的疼痛。他还用银字书写《法华经》早晚阅读朗诵,以报兄恩。

附:

实践检验真理;

时间解决问题。

——此联为章乃器(1898-1977)自题联。章氏为“七君子事件”受害者之一。

三月暧时花竞发;

两溪分处水分流。

——此联为唐代在历六年进士章八元《归桐卢旧居寄严长史》诗句联。

野水不知何处去;

游人却是等闲来。

——此联为唐代诗人、进士章碣《城志偶题》诗联句。

文武兼优,是父是子;

友恭尽美,难弟难兄。

——佚名撰章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唐代章质夫父子进士第一。下联典指唐孝子章全启、全益兄弟。

风格如夏日秋霜,洵矣中兴良佐;

标持以孤松劲柏,允矣开国名臣。

——佚名撰章姓宗祠联。上联分别典指南宋·章颖、明·章纶。下联分别典指北宋·章得象、明·章溢。

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