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潘姓和葛姓的来源
中国幅员辽阔,关于姓氏的来源历史悠久,期中有很多的历史故事,那么大家对于姓氏是不是有很多的想要了解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潘姓和葛姓的来源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潘姓的来源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后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公高在西周初年被封在毕,建立毕國。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潘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潘。 2、出自芈[mǐ]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见于家传者始祖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通志?氏族略三》 :“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 3、出自北方鲜卑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4、清康熙年间,台湾高山族相继归顺,被赐姓潘。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二、迁徙分布
潘姓早期在河南发展,唐代扩展到河北、陝西等地。第一次进入广东是在西晋年间,后又发展到湖北、江苏、浙江。第一次进入福建是在唐代(现福建省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涂楼自然村,全村共有100余口人,均为姓潘),后又迁居广东、云南.四川也有一支,清康熙年间,潘姓第一次移居台湾。由于《史记》载有潘崇的事迹,故潘氏大多以潘崇为始祖。潘崇之子潘尪[wāng]为楚大夫;孙子潘党,继为大夫。
三、郡望、堂号
1、堂号: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 2、郡望: 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四、历史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稱為潘河陽﹑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潘氏祠堂对联资料
潘(Pān)姓出自芈姓,为颛顼后裔,以祖名为氏。得姓始祖潘崇。、春秋时楚国公族子弟。因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其后代子孙以祖名为姓,称为潘氏。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二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二。在台湾排名第三十一。
派出广宗,源承姬姓;
系承伯季,望出河南。
——全联典出潘姓的姓氏源流和郡望。
馨衍广宗郡;
德传承志堂。
——全联典指喻姓的郡望和堂号。
诗佳赋雅推邠老;
位显功高列楚卿。
——上联典出宋代诗人潘大临,字邠老。与弟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下联典出得姓始祖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
画墨成仙,德传歙县;
桃花满邑,馨衍荥阳。
——上联典出北宋歙县人潘谷,善于造墨,很有名声,有人不拿钱求墨,他常慷慨相赠。苏轼曾写诗赠他,有句:“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下联典出西晋文学家、荥阳人潘岳,官河阳令,勤于政事,在县中满栽桃李,一时成为美谈。
附:
功推武惠;
绩著司空。
——佚名撰潘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出宋·潘美。下联典指明·潘驯。
桃焕千门晓;
花栽一县春。
——佚名撰潘姓宗祠联。全联典指西晋潘岳。
春发其华,秋结其实;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此联为清末进士潘龄皋自题联。
三将军,三广文,三人同胞为教谕;
九进士,九乡贤,九代相继作功臣。
——此联为贵州省安顺市北街大磨边潘氏宗坊联。
南峙秀文峰,雾合烟云资豹变;
西流环武水,涛兼雷雨助蛟腾。
——此联为安徽省黟县古筑村潘氏宗祠联。
葛姓的来源
一、姓氏来溯源
1-「葛」出自「嬴」姓。以国名为氏,夏代,有诸侯方国「葛」国,在今河南长葛县,《孟子.腾文公》载; 汤居毫,与葛伯为邻。其后有葛氏。
2-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贺葛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葛」氏。
3-又传说葛氏为「古葛天氏之裔」,或云在伏羲之前。
二、郡望堂号
晋置顿邱郡,现在河南省清丰县。望出梁国。
三、历代名人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
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南京琼州人。博学多闻,工书善画,尤精梅竹。开设命馆太一宫,封为紫清真人。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晚号神霄散吏。著有《琼海集》、《罗浮山志》。
葛云飞——字鹏起。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道光武进士。为人刚毅勇敢,廉洁正直。制宝刀两把,分刻“昭勇”、“成忠”字以自励。道光二十一年9月英军再犯定海。他以定海主将身份,调来郑国鸿、王锡朋二总兵共同抗敌,坚守阵地,奋战六昼夜。十月一日三总兵中,他最后一个英勇战死。著有《制械制药要言》、《浙海险要图说》、《名将录》等。
葛泌--宋光宗的绍熙年间拜相。
葛书思--出名的孝子。
葛胜仲--浙江湖州治律极严的知府。
葛氏祠堂对联资料
葛(Gě)姓出自嬴姓,是黄帝后裔,以封地名为氏。得姓始祖:葛伯。夏朝时,黄帝支庶封于葛(今河南宁陵县北),为伯爵,故称葛伯。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位的姓氏。
文华著誉颍川郡;
楚辅忠贞清柳堂。
——全联典指葛姓的郡望和堂号。
派出句容,源承嬴氏;
系承梁郡;望出葛天。
——全联典出葛姓的源流和郡望。
杭邑太医传《秘诀》;
湖州进士赋《丹阳》。
——上联典出明代太医院官葛林:杭州人。善小儿科,医术高超,因一匕药治愈襁褓中的明武宗,而名声大噪,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下联典出宋代词人葛胜仲。曾两知湖州。有《丹阳词》。
鹏起抗英捐热血;
孝先学道列仙班。
——上联典出清代抗英名将葛云飞,字鹏起,曾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公元1841年,英军再犯定海,他与郑国鸿等率兵英勇抗击,血战六昼夜后英勇战死。有《浙海险要图说》等传世。下联典出三国吴道士葛玄,字孝先,曾从左慈学道,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附:
绥山得道;
定海成仁。
——佚名撰葛姓宗祠联。上联典出周代羌人葛由。下联典出清末浙江省山阴人葛云飞。
乞丹砂于句漏;
勒金石于荡阴。
——佚名撰葛姓宗祠联。上联典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葛洪。下联典指东汉宁陵人葛龚。
画有幄图真迹;
书藏杏坞秘决。
——佚名撰葛姓宗祠联。上联典出晋代画家葛洪第三子,不传名,善绘画。下联典出明代太医院官葛林,善小儿科。成化中充太医院官。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茧纸闲临初断帖;
胆瓶长养欲开花。
——明末书法家葛应典撰书联。
抱朴炼丹,妻亦寿世;
妙真茹素,母果延年。
——佚名撰葛姓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晋·葛洪,号抱朴。下联典指元·葛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