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乜姓和养姓的来源
我国的姓氏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部族分化,通过部族的图腾区分出最早的八个不同部族,也就是上古八大姓的构成,经过发展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乜姓和养姓的来源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乜姓的来源
一、寻根溯祖
1、以地为氏。春秋时卫国大夫食采于乜城,以地为姓。
2、出自蒙古族后代。明代蒙古族瓦刺部首领叫作也先,他于明正统十五年时攻打明朝,失败后与朱明王朝和好,他的后人有的进入中原,定居于山东境内。明时有人曾把"也先"误写作"乜先",也先的子孙与汉人融合,改姓为乜姓,故《山左诗集》载:"山东之乜,系也先后所在。"
二、郡望堂号
【堂号】"太师堂":乜先为蒙古瓦刺部的太师。
【郡望】《郡望百家姓》上记载:乜氏望出晋昌郡。《姓氏考略》上记载:望出晋昌、赵郡。
晋昌郡:西晋至北周时的晋昌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又一处晋昌郡(南朝齐)在今陕西省石泉县一带。
赵 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将原来秦代的邯郸郡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河北省中部)。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改为赵郡。相当于今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明代有名士乜仁义。民国有乜子彬。
乜氏祠堂对联资料
乜(Niè)源出自姬姓,以地为氏。春秋时卫国大夫食采于乜城,以地名为姓。山东的乜姓,源于蒙古族瓦刺部首领也先的后代。他于明正统十五年时攻打明朝,失败后与朱明王朝和好,他的后人有的进入中原,定居于山东境内。也先的子孙与汉人融合,改姓为乜姓,故乜姓的始祖为也先。
源承瓦刺;
姓启也先。
——全联典指乜姓的源流。
系繁秦陇;
族本晋昌。
——上联典指乜氏繁衍于秦陇(今陕西、甘肃两省)一带。下联典指乜姓望出晋昌郡。
晋昌郡德贤铭美;
太师堂俎豆宗光。
——全联典指乜姓的郡望和堂号。太师堂:乜先为蒙古瓦刺部的太师。
乜旅长挥戈峄县廓;
活张飞大闹台儿庄。
——全联典指民国时国军少将,31师91旅旅长乜子彬:参加1938年3月23日至4月8日台儿庄战役。为诱敌深入,3月23日,乜子彬率183团在峄县城南20里康庄与日军遭遇。3营营长高鸿立率领士兵,每人一把大刀,8颗手榴弹,杀入敌人炮兵阵地,砍得敌人无法招架,弃炮而逃。当时台儿庄战场上流传着:“话张飞大闹刘家湖的佳话”。台儿庄战役,历经月余,我军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
养姓的来源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是古公禀父(周太王)的后代。太王之子秦伯入吴,其后建立吴国。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掩佘、烛庸叛吴逃到楚国,楚王把他们封在养(今河南沈丘县东南)。这两个公子的后代遂在养邑定居,以封地名"养"为姓,称养姓。
2、源于春秋,是神射手养由基的后代。周代有养国,后来被楚国灭掉,春秋时为楚大夫神射手养由基的封邑。他的后代子孙有养氏和养由氏。养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标记的柳叶,并曾一箭射穿七层铠甲。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共王左眼被晋将魏錡射中,共王叫来养由基,给他两支利箭,命他复仇,养由基一箭射死魏錡,拿着剩下的一支箭向共王复命。因此,时人称他为"养一箭"。
二、郡望堂号
【堂号】
"方正堂":方正是指汉代不须考试而是被选举的功名,要选品行端方,行为正直,学问又好的人。后汉养奋,博古通籍,全郡的人都很尊重他。本来是布衣,选他为"方正"。汉和帝时不是旱就是淹,养奋向皇帝说:"这是因为国家的政治有毛病,干逆了天气,阴阳不和而造成的。你要除掉一切不好的政令。"言多切宜,一时称为"名儒"。
【郡望】 山阳郡:汉时置郡。治所昌邑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
三、历史名人
养由基:春秋时楚国名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当时,还有一个善射箭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不多了。"潘党不服,当即选定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顺序射去。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号叶,第二箭中二号叶,第三箭中三号叶,箭镞全都正中叶心。这就是古代"百步穿杨"或"百发百中"成语典故的由来。
养氏祠堂对联资料
养(Yǎng)姓出自姬姓,是古公禀父(周太王)的后代,以邑名为氏。太王之子秦入吴,其后建立吴国。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掩佘、烛庸叛吴逃到楚国,楚王把他们封在养邑(今河南省沈丘)。这两个公子的后代遂在养邑定居,以封地名“养”为姓,称养姓。后人奉公子吴为养姓的得姓始祖。
宗承姬姓;
源自太王。
——全联典指养姓的源流。
孝经贻世山阳郡;
文蕴绍宗方正堂。
——全联典指养姓的郡望和堂号。
汉代名儒,布衣稽古切时弊;
楚廷上将,神箭穿杨退敌军;
——上联典指东汉名儒养奋,博通古籍,以布衣举方正。和帝时,因天气或涝或旱,策问他时,他说:“时政不清,上千于天,使气候不顺。”所说切中时弊。下联典指春秋时楚国大夫养由基,善射。他和潘党试时,一箭射穿七层盔甲。楚共王时与晋军鄢陵之战,晋将魏铸射中了共王的眼睛,共正命他回射,他一箭射死魏锖。共王死后,吴军乘机攻打楚国,他设计了埋伏,大败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