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网 > 取好名字 > 百家姓 >

和姓的来源和历史

时间: 淑娟 百家姓

和姓的来源和历史

1、出自族名

源自纳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古代纳西族四大支系“禾、束、叶、梅”之首“禾”的后裔,以族名“禾”为姓氏。

2、出自祝融氏

远古时期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属于以官职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羲和,尧时掌时天地之字,和仲、和叔因以为氏。

3、出自官位

两周时期军制官吏和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典籍《周礼·夏官·大司马》中记载:“以旌为左右和之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

和姓在全国有多少人口

和姓不是一个热门的姓氏,当代和姓的人口大约有16万,为第二百九十三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3%。现在和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云南、北京等省市,其中山东为和姓第一大省。

和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和仲、和叔

和仲、和叔是上古时期的人物,为四岳之一。相传尧有四大诸侯,分别主管东南西北四方,史书称之为四岳。西岳名叫和仲,北岳名叫和叔。他们是尧的最重要的臣僚,凡是有重大决策,尧都要与四岳一起商量。

2、和洽

三国魏汝南平人,字阳士。后归曹操,为丞相掾属。魏国既建,为侍中、郎中令。魏文帝即位,为光禄勋,封安城亭侯。和洽为官清贫廉洁,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

姓和的名人有哪些

1、和凝

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幼时颖敏好学,十九岁登进士第。和凝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和凝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

2、和逢尧

唐朝岐山人,武则天时负鼎上书,自言愿助天子和饪,坐流庄州十余年。后举进士第,擢监察史。突厥请尚公主,逢尧奉使称旨,擢户部侍郎。

和姓的姓氏典故

岭南无珍货,汝西有栋梁。上联典指宋代指挥使和斌,字胜之,鄄城人。为德顺军指挥使,从狄青南征。斌老于为将,以忠信得边心。岭南珍货,一无所蓄。

存斋琴谱十八卷,香奁华章百余集。上联典指清代内阁侍读学士和素,字存斋,满洲人。《有琴谱合璧》十八卷,取明代扬抡《太古遗音》,译以清书。明人旧笈,转赖此帙以传。下联典指后周太子太傅和凝,字成绩,须昌人。

广记三州大事,巧描二帝真容。上联典指清代乾隆进士和映,蒙古镶黄旗人。原名和宁。奉使卫藏及西域,前后凡十二年。著有《读易汇参》、《三州纪略)等书。下联典指元代画家和礼霍孙,蒙古人。


3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