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网 > 取好名字 > 百家姓 >

宣城邓姓起源于哪里

时间: 婉玲 百家姓

很多姓邓的朋友都很关心自己所姓的邓姓的起源、来源、及迁徒分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宣城邓姓起源于哪里,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宣城邓姓起源于哪里

宣城邓氏,本南唐皇室后裔。

公元907年,唐朝覆灭后,先后建立了各地封建割据政权,如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即指: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吴,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是五代十国之一,公元907——937年,杨行密所建立,传四帝:武帝杨行密;景帝杨渥;宣帝杨隆演;睿帝杨溥。公元937年,杨溥禅位于徐知诰(乃徐温养子)。

公元937年,(天祚三年),徐知诰称帝,恢复李姓,更名昪(biàn),国号齐。公元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唐,史称南唐。定都江宁(亦称金陵,今南京),历三代(一帝,二主),共三十九年。烈祖李昪,在位六年;中主李璟,在位十八年;后主李煜,在位十五年。

南唐为南方各国中土地面积最大,大约地跨,今江西省全境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

公元975年,宋将曹彬攻陷金陵,后主奉表请降,曹彬遣使护送后主兄弟家属赴阙。从镒子衡,字天和,耻受命,乃挈家操舟登金陵,由洪都而上,止新淦金水渡,卜筑桃花溪而居焉。

公元976年,宋太宗即位,见后主作《虞美人》词中有不平之语,疑之,诏江南诸路,捕南唐宗室,最急,天和易李姓,以父封国邓为氏,即改邓氏,隐姓保住南唐李氏一脉。

天和,子四:长子,温,字友言,袭封义文侯,为夔州通判,卒于彼;次子,恭,字友信,袭封宣城侯;三子,允,字友诚,袭封襄城侯,配黄氏,俱葬乐安朱山塘;四子,塞,字友谦,袭封靖远侯,仕蔪州,居于彼。

后主李煜(从嘉)封第八弟从镒为邓王,牧宣城(今江苏宣州市)。从镒子,名衡,字天和,封宁国公。天和次子,名恭,字友信,袭封宣城侯。

时至,公元1330年,元至顺元年庚午春三月,江西临川草庐吴澄撰《邓氏族谱跋》:“邓之先世本姓李,其后主族南迁,方易南阳之邓姓,第封籍未隶南阳,以为南阳郡,理有未当。既厥初由从镒牧宣城,以封国为姓氏,则合作宣城郡,况有唐后主送弟邓王牧宣城诗及宋杨龟山先生诗可徵”。

至此,李姓改邓氏一支,明确为“宣城邓氏”,以示区别“南阳邓氏”。

邓姓的来源之迁徒分布

汉代

邓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大举南迁于东晋之时,而播迁入闽、粤则早于汉代。汉代中期,邓况自楚徙居南阳新野。至东汉初,因族人为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与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家族。但至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因而使邓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此后,南阳邓氏不断外迁,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肃者。

晋代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有南阳邓叔攸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后又分支泉州等地。东晋十六国时,中原邓氏大举南迁,分布于江南许多省份,以江西、江苏居多。总之,邓姓早期主要还是以河南省境为其繁衍的中心,其首先迁入的地方是今山东高密县一带。与此同时,已有邓姓南迁入今四川、广东等地。至晋代,邓姓的子孙在北方已落籍于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安徽等地;在南方已迁居到今江苏、湖南、四川等地。至唐代,南阳邓氏分衍出的支派更多,分别居于甘肃、山西、湖南、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区。

宋时

邓姓在南方已播及江西、湖北、福建、广西等地。

明末

福建人邓显祖移居台湾,此后,闽粤邓氏又有一些人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

今天

邓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江西、湖南、河南为最,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次之。

邓姓郡望堂号

堂号

姓氏堂号,狭义上讲就是指某族某姓祠堂的代号或名称,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记姓氏渊源、或为纪念先祖,目的是教化族人,慎终追远,不忘先人。堂号多以地望命名,也有以先祖事迹以及传统伦理纲常的基本概念来命名的。邓姓的堂号也是如此。如以郡望命名的就有“南阳堂”、“高密堂”、“安定堂”、“平阳堂”、“南雄堂”等,以先祖事迹命名的有“平寿堂”或称“谦恕堂”:后汉时邓训为郎中,谦(谦逊不骄傲)恕(对人宽恕)下士(以礼待下属),士大夫都归附他,所以叫“谦恕堂”。邓姓还有以“世第堂”作为堂号的。

郡望

南阳郡:战国秦时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此支邓氏以居新野而著称,其开基始祖为邓况。

长沙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临湘(今长沙市)。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晋荆州刺史邓粲。

陈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陈县。此支邓氏,为晋代广州刺史邓岳之族所在。

洛阳:秦置。此支邓氏,为东汉大将军邓骘。

安定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今高平(今宁夏固原)。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汉末武威太守邓晋生。

高密国: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南)。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

平阳郡:三国魏置郡,治所在平阳(今临汾西南)。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晋邓攸。

姓邓的历史名人

邓 禹:东汉大臣。明帝即位任太傅,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邓 芝:蜀汉官拜大将军20余年,曾于刘备死后奉使入吴,说服吴蜀结好共抗曹魏。

邓子龙:明代抗倭将领。领水军赴朝鲜,抗击倭寇,敌无数。

邓羌:?~约公元三七九年。前秦并州牧、尚书左仆射。豪勇盖世,亦能用谋。初进击羌酋姚襄,便献计激怒敌军,自己诈败,诱敌深入,击斩号称胜过孙策的姚襄。之后随苻坚平并州张平,与猛将张蚝交锋,以计擒之。受任御史中丞,与王猛协作,整肃长安治安,大见成效。再平刘卫辰部,苻柳等之乱。于石门大破燕军十万,复从王猛攻燕,曾与张蚝、徐成策马持矛,突入燕军,破慕容评十余万燕军。晚年平定蜀乱,并击败代王拓跋什翼犍等,惜于淝水之战前去世,被称为媲美关羽张飞的万人敌。

邓世隆:唐,大臣。安阳人。隋大业末,为王太宾客。攻克洛阳,遂逃之,改变姓名,号隐玄先生,居白鹿山。贞观初,召授国子主簿,与崔仁师、慕容善行、刘?、庾安礼、敬插等为修史学士。改为著作佐郎,历卫尉丞。官终著作郎。

邓牧:(1246—1306),元代思想家。字牧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十余岁,读《庄》、《列》,悟文法,下笔多仿古作。宋亡,终身不仕、不娶,及壮,自号(儒、佛、道)三教外人,又号九鉴山人,人称文行先生,淡泊名利,遍游名山。常在寺院闭门静坐,每日用饭一次。德祐元年(1275)至余杭洞霄宫,友人住山沈介石为建白鹿山房石室居住,匾曰空屋,旁植梅竹,和五松相间。平时不着布衣,以楮纸作服,常去超然馆静坐,有时竟数月不出,与里人叶林为至交。元元贞二年,王修竹延至山阴陶山书院。


7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