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网 > 热点资讯 >

端午节只能说安康不能说快乐

时间: 杨杰 热点资讯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既是一个祭祀的日子,也是犯禁忌的日子,更是一个悲壮的日子。所以,不是所有节日,都是可以互祝快乐,如清明节和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端午节只能说安康不能说快乐,希望你喜欢。

端午节只能说安康不能说快乐

因为端午节,是一个忌日;所以,不能说端午节快乐。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从2008年开始,就被列入了国家规定节假日。人们会在这天吃粽子、赛龙舟,以及在门廊上挂上艾草。这些传统节日,庆祝方式,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其实,据历史记载,端午节这天不仅仅只有屈原投江自尽;还有伍子胥,也被投入了钱塘江。所以,这一天应该是严肃悲痛的一天,并不是一个用来互祝快乐的节日,和清明节异曲同工。非遗专家,也建议大家,可以在这天互助安康,这样也许更符合该节日的性质。

为什么端午节只能说安康不能说快乐

这是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这天伍子胥被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乐,说祝福的话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民间说法,因为端午节是许多亡灵的纪念日,如屈原、伍子胥等,他们都是在这一天死去。如果在这样的日子里还互相祝快乐,有点不合时宜。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身体。为了寄托哀思,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但是,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由来,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1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