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网 > 热点资讯 >

端午节为什么要佩戴香囊

时间: 柏鸿 热点资讯

每年的端午节都有很多的活动要完成,要吃粽子、要和雄黄酒还要带香囊,其中端午节带香囊的习俗很特别,不仅是自己佩戴香囊,还会将自己制作的香囊送给别人。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佩戴香囊?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为什么要佩戴香囊

端午节为什么佩香囊:杀菌防病保健康

每逢端午节,小孩多将香囊佩带于胸前,而成人多系于腰间。传统香囊常用配方是: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苍术等中药的挥发性成分能有效杀灭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香囊中的药物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能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提高,SIgA具有较强的杀死病毒的能力,小孩鼻黏膜上SIgA的含量较低,因此最适合佩挂。对流行性感冒、白喉、水痘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端午节为什么佩香囊:避邪驱瘟添加节日色彩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端午节习俗佩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端午节习俗佩香囊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端午节为什么佩香囊:送给心仪表示爱慕

香囊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端午节也可以表示对心仪人的喜爱。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寓意吉祥健康

在端午节佩戴香囊的寓意就是希望家人能够吉祥健康的度过生活,民间的香囊做法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为孩子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带香囊的传说

端午节的历史已经比较长了,关于端午佩戴香囊也是有传说的,人们口口相传下来。根据传说古人很难避过这个时辰,如果能避过就能平安,不然就会给鬼怪害死。这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托梦给人们,说妖魔鬼怪最怕金属、香气,只要你带上金属和香气之类,就能避过妖魔鬼怪之害。

香囊的作用效果好

从香囊的成分当中来看香囊的作用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在预防蚊虫等还是有功效的。其实在研究表明香囊中的药物并没有直接消灭病毒和细菌的作用,而是药物散发出持续的芳香气味,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了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抗体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使这些微生物在呼吸道黏膜不能存活,因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从中医理论来说,香囊中的中草药物所散发出的天然香气,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

端午送香囊的寓意

香包一般由年轻姑娘精心缝制而成,’端午节那天,姑娘把香包送给小弟弟、妹妹或侄子、侄女,并把香包佩戴在他(她)的胸前,有的姑娘自己也佩戴一只。戴在胸前的香包,真是小巧玲珑、五彩缤纷、艳丽多姿、栩栩如生。俗语说:“五彩香囊襟前戴,姑娘娃娃逗人爱。”看来小小香囊威力还真不小。

有的地方的妇女和孩子们,喜欢用丝绸之类缝制成小小的粽子、鸡心、葫芦、樱桃、桑格以及小猴、小虎形状的手工艺品,或用一彩色丝线缠成小小的粽.子,在端午节早晨同香包一块儿,选出一两件挂在胸前。认为这样可以防病,等到了端午节正午时,把它们摘下来扔掉,这称做“扔灾”。有的地方还缝一种布人,布人头里面装着豆子,因而叫“豆豆娘”,挂在室内墙上。“豆豆娘”用以祈祝五谷丰登。“豆豆娘”与香包相似,但用意不尽相同。

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香包多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或扎成形式多样,精巧美丽,有花卉、鱼虫、五谷、瓜果、器皿、人物等。香包常常是姑娘们的杰作,并作为传情的信物,冬赠送给心爱的小伙子、以表达自己的爱情。

端午节带香囊的传说

有一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到汉中上空,看见地上有一个年轻的妇人,背上背着一个五六岁的大孩子,手里还牵着一个二三岁的小孩子,艰难地涉水过河,前往山中避难。突然,上游河水咆哮而下,转眼之间,河水涨满,母子三人眼看就要被洪水冲走了。这时,只见那妇人甩开手里拉着的小孩,背着大孩子直冲向岸边。一铁拐李觉得这妇人太不讲情理,急忙用铁拐将那小孩挑到岸上。铁拐李落下云头,来到河边问明过河的原因后,斥责那妇人道;“你背着大孩子,扔开小一孩子,难道这小的不是你亲生的吗?”那妇人指着大孩子说:他是我收养的邻居家的孤儿。他父母去年都被瘟疫带走了。这小的虽是我的亲生儿子,但.我不能让人家断了根呀!”铁拐李听了,感动地叹道:“好心人呀!”说完便从葫芦里倒出一包药递给妇人说:“你将这药囊戴在身上,可保你一家不受瘟疫所害。”言罢就不见了。

妇人见状,惊喜万分,知道遇见了仙人.她急忙回家,将药分装成数包,除自己戴一个药包外,其余都分送给邻里乡亲。这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还真灵,凡戴药包在身的人,不但本人没病,而且闻到药气的人也没有被瘟疫传染。

后来,汉中这地方便没有瘟疫发生了,人们的生活更富裕、更安定了,但人们没有忘记给他们带来安定的药包,每年一到端午节还要送“药包”以示纪念。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由送药包变成送“香包”,端午节戴香包的风俗,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