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网 > 热点资讯 >

七夕节起源与由来

时间: 柏鸿 热点资讯

关于七夕,我们大部分人认未它起源于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而来,也是中国现代传统的“情人节”。那么七夕节起源与由来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七夕节起源与由来相关内容解析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夕节起源与由来

七夕起源

关于七夕最早的记载来自于东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书中记录了汉朝过七夕的盛况:“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朝的宫女们经常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在宫里进行缝衣服大赛,看看谁缝的针线又快又好,谁就是冠军。而宫里风靡之后,民间也纷纷模仿和效仿。所以说古代最初的七夕跟男女情爱并没有任何关联,仅仅是女红的技能大比拼,这种风俗也叫做“乞巧”,即乞求心灵手巧、蕙质兰心。

这么说,七夕跟牛郎织女扯不上任何关系,可为什么七夕又因为牛郎织女流传下来呢?这也是有渊源的。

这是因为民间流传织女最初是织布的,而且姿色出众、心灵手巧。而牛郎和织女又是在七月七日这一天在鹊桥相会的,所以就七夕就与爱情有了相关性。这是七夕的起源以及民间对于爱情的美好期待与向往,所以就有了关于“七夕节”爱情传说的延伸。

七夕节起源与由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节的演变

古时候历代七夕虽然经过演变和更迭,但主要内容还是女人与女人之间关于女红的比拼,而并不是女子和男子约会的节日,理由有三个:

①古代的七夕仅限于未婚女性过节,她们各自穿上漂亮衣服和小姐妹聚会,相互切磋女红技巧,甚至是玩耍;

②受儒家思想“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女性出门都会受到很大的约束,所以更不可能与异性交往;

③古代的“七夕”更像是“闺蜜节”或者说是“女光棍节“,因为彼此关联的都是单身女性。

这么说来,难道古人就没有爱情了吗?其实古人虽然刻板和死板,但也是有谈情说爱的节日。比如说:我们现在过的“元宵节”,就是古人的“上元节”,也是古人谈情说爱的日子。这是因为:每年的“上元节”,各地都会张灯结彩,歌舞升平。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晚上都会出门来灯下赏月,也只有这一天大家可以随便出来赏灯逛街,没有太多禁忌。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平时只能呆在家里二门不迈,唯有“上元节”女性可以随意出门。

宋代诗人辛弃疾就写过一首“上元节”夜晚场景的诗词《生查子·元夕》,里边的经典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是描写“上元节”男女幽会,谈情说爱的情景。而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周迅扮演的太平公主也是在“上元节”这一天晚上遇到她心仪的男子昆仑奴。这也充分说明了“上元节”是男女相会的时间节点。综上,“上元节”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元宵节”,它才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起源,而七夕仅仅只是民间逐渐流传下来的节日,并非七夕起源。

古人的婚恋观演变历程

古代因为医学条件不发达和生活条件的局限,所以古人寿命非常短,从而在14-15岁便选择结婚,而且在古代,官方对于最晚结婚年龄是有规定的。

据《礼记》记载:“男三十、女二十而无夫家者,皆过时不嫁娶者,媒氏会合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男方到了三十,女方到了二十还未婚配,那么官方就会强制帮助你成婚,当事人不得抗议,必须服从。

而到了汉朝,官方将女子最晚结婚年龄降低到十五岁,而有意思的是官方规定如果女子到了十五岁没有嫁人,还要加倍征税。汉惠帝六年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这句话的意思是女子若是十五岁了还未嫁人,要加倍征税,一直征到三十岁。如果三十岁还未嫁出去,那么官方就“放弃治疗”了。这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古代社会的现实情况。杨树达也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记载:汉代普遍的结婚年龄是男子十五到十六岁,而女子结婚年龄通常是十三岁到十四岁。

只不过到了宋朝,不同于唐朝官方规定的男子十五岁以上,女子十三岁以上进行婚配,而是有了新的演变,虽然形势上依旧延续了唐朝的婚姻规定,但女子实际结婚年龄却晚了3-5年,据宋朝《墓志铭》记载:女子平均结婚年龄为17.67岁,大部分在17-19岁之间。宋代女子普遍晚婚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宋朝比较繁华,思想相对也开明了,除了结婚还有其它事可做;二是因为宋代开始彩礼和嫁妆都已经很昂贵了。这两点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结婚年龄稍微延迟。从这点来看,宋朝婚恋观已经向近现代靠拢,毕竟经济和文化双重繁荣是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以及意识。换句话说,只要经济基础好,只要人们更注重知识的学习、有事业可以追逐,就不会整天盯着要不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你怎么还不结婚?越有事可做,越忙碌,反而这些婚姻大事都会看得淡一些。

明清时代延续了宋朝的婚恋观,据明朝人黄佐在《泰泉乡礼》中记载:“凡男女婚嫁以时,男子为及十六,女子未及十四成婚者,谓之先时。男子二十五以上,女子二十以上未成婚者,谓之过时。”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明朝男子结婚大都在16-25岁,女子大多在14-20岁。综上所述:古人的结婚年龄随着朝代而变化,朝代越近,结婚越晚。拿青少年学龄阶段来形容结婚时期:汉朝女子大部分七年级就结婚了,唐代女子大部分七年级或者八年级就结婚了,而在宋、明、清的女子大部分到了高一以后才结婚。

七夕节的习俗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