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网 > 热点资讯 >

日本排放核污水会有什么影响

时间: 淑娟 热点资讯

日本排放核污水会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将受到影响,特别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污水还会污染东海。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时间全太平洋污染,太平洋占全球海洋面积的46%,20年后全世界海洋就没有净土了。核污水对海洋生态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出科学的估算,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污染会通过食物链逐级上传,不超过一代人,25年的时间就会影响全人类了。

韩媒也指出,如果日本的核污水入海,被污染的海水只需220天就会抵达济州岛,400天后就会到达韩国西海岸。

核辐射既能杀伤细胞,又有诱变的作用,可能诱发细胞癌变或基因突变,导致生物畸形等。短时间内,摄取剂量一旦超过100毫希沃特,人体就会受到伤害,如果超过4000毫希沃特,将会直接导致死亡。

当核废水顺着洋流走向全球,全世界渔业都会受到影响。虽然很多人认为洋流走向,中国海域受的影响很小,但是要知道,环太平洋是我国远洋渔船前往的主要渔场,最近五六年我国远洋渔获总量都维持在200万吨左右,几乎三分之二都是在环太平洋捕捞的。可见,整个太平洋的安全,与我国渔业息息相关。如果海洋生物遭到污染甚至毁灭,人类也会因为食用这些鱼类,将面临巨大的健康风险。

日本核污染水要排多久

日本决定8月24日开始核污染水排海,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

目前,东京电力公司已公布了向海洋排放的详细步骤。按计划,排放前在处理过的水中加入大量海水,如果确认浓度降低到预想的水平,将在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电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

日本核污染水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日本福岛储存的废水池中含有不同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最令人担忧的是那些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元素:碳14、碘131、铯137、锶90、钴60和氢3(也称为氚)。

海洋放射化学家兼太平洋岛屿论坛顾问肯·布塞勒 (Ken Buesseler) 警告说,日本核污水处理中的过滤系统尚未“被证明始终有效”,还有其他“高度令人担忧的元素……他们无法清理”,例如铯 137和锶 90,这都是会增加骨癌和白血病风险的同位素。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元素会造成长期放射性危害,可能诱发疾病和基因突变。正如我国发言人所指出的,日本该举措严重危害各国人民健康权。

日本核污水排放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日本核污染排海造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链,其中的每个环节都起着关键作用。核污染物被排放到海洋中后,它们会进入海洋食物链的不同层次。

底层生物吸收了核污染物,然后被中层和高层生物捕食,从而将核污染物传递给更高层次的生物。这一过程被称为生物积累,核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延申被逐渐积累,从而导致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许多海洋生物种群数量下降,一些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其次,这种核污染通过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层,借助雨水传播到全球每个角落。降水使得核污染物质被带到陆地和水源中,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在降雨较多的地区,核污染物将被大量沉积在土壤和水体中,对农田和饮用水资源造成长期影响。不仅如此,雨水中的核污染物也可能通过湖泊、河流和地下水进一步扩散,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核污染物的半衰期长达5000年。这意味着数代人将继续承受由核污染造成的风险。

不仅是日本,其他国家也将面临着难以预计的后果。核污染物长期存在的影响,对人体细胞和基因的损害可能会导致癌症、先天性缺陷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增加。此外,这种核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持续的阻碍,进一步加剧环境破坏的问题。 针对这一严重问题,全球各国需要联手共同努力来应对日本核污染排海所带来的影响。

日本核废水排污入海的原因剖析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表示,福岛核电站现有核废水储罐的容量约137万立方米,权威数据统计,至2021年3月18日福岛核电站内部经处理的核废水储量为125.08万吨,并且每天仍将产生核污水量约140吨,若日本一意孤行将核废水排放入海,365天不间断的进行废水排放,每天核废水排放量超过250吨,也将一直排放30年之久。

但是,针对该问题,将核废水排放入海并非唯一途径。日本政府此前曾提出了5种方案:排入海里、变成水蒸气排入大气、沿着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处、电解处理,以及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

在五种方案中,为何日本政府宁愿违背国际公约,拿全球环境健康做赌注选择最不受认可的将核污水排放至大海这种方式。经过对比发现在这5种方案中,将核废水的处理水排入海里是成本最低的,预估需要17亿到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2亿到2.03亿元,也是设施占地面积最小,时间最短且追责最难的一种处理方法。究其根本,将日本无视国际公约条款,全球环境健康,自私自利的原则体现的淋漓尽致。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渤海研究院院长张晏瑲认为,目前来看,由于距离24日仅有1天时间,通过外交或者政治手段阻止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从日本披露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来看,该计划实施时间将一直持续到2050年左右, 此后随着我国以及国际社会在外交、政治、法律层面施压,以及日本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一些改变,依然有相当机会终止这一计划,并将核污染水排海的损害降低。

3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