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习俗
二月二放龙灯
在一些沿河地区除了有剃龙头和吃龙食的习俗之外,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里会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等到这天傍晚,便将其放到河里点燃,意思就是为龙照亮路,这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娱乐游戏和消遣的机会,而且很好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美好期许与祝愿。
二月二龙抬头摆围仓说的是这些
摆围仓是是在二月二的时候的一个活动。二月二摆围仓是村民勤劳的象征。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所有的粮食都找出来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着当年的大丰收,粮食已经多得茓子和斗都盛不下了。有的还要画上囤梯,意思是粮食丰收了,必须加高,用梯子才能上的去,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所以是一个很好的祈福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要知道祭龙神
在龙抬头今天,也要祭祀龙神。过去,山西大同“二月二”这天城乡都要祭龙神。是日清晨,各家要投9枚“乾隆”铜钱于壶,汲井水沿途倒洒,至家后将余水与铜钱尽倾于水瓮中,称为“引钱龙”。周边一些县区则在“引钱龙”回家后,在水瓮盖上以豆腐为头、葱为角、麻花为腿、鸡蛋为眼、面条为尾摆成龙形,并用核桃壳盛油点灯祭供。为的也是在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龙抬头的活动
1、起龙船
在龙抬头这天,广东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众人跳入水中“起龙船”,请龙出水、清洗龙船、试扒龙船。人们选择这天作为传统“起龙船”的日子,是为了显示百姓对龙舟的尊重,以及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
2、分祭猪肉
分祭肉,聚众宴饮,奏乐欢娱。社祭作为民众欢聚节日的习俗,在龙抬头这天也会上演。《广州府志》引《番禺志》载:“二月二日土地会,大小衙署及街巷无不召梨园奏乐娱神。”昔日那祭社的盛况及人们聚众宴饮的欢娱场面,在这些记载中可见一斑。
3、二月二求学
在民间有这样一句歌谣“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这就说春天随着万物苏醒,作为学子而言更要努力用功去学习,过去都是私塾,当时的开学日就是在二月二这一天,所以这一天当时也被称作是“求学”,而这样的习俗其实现在很多地方在沿用了,不过现在这一天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新的学业开始,因为普遍这个时候大家开学了也会接触到新的文化知识。
龙抬头吃什么
二月二的饮食较为丰富。一方面,不少地方将二月二视为过年的尾巴,会在这时将过年时留下的一些美味拿出来享用。另一方面,人们根据二月二这个节日的性质准备一下新的食品。
各地普遍把这天吃的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北京人二月二讲究吃春饼,又把吃春饼叫做“吃龙鳞”。这是一种用自面烙成的双层荷叶饼,可以揭开,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涂上甜面酱,卷上木须肉、豆芽拌粉丝、酱肘子等“盒子莱”,味道可口,吃着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