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网 > 热点资讯 >

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

时间: 宋佳 热点资讯

因为春饼长得又圆又薄形似龙鳞,二月二吃春饼则被称之为“咬龙鳞”。

龙须(面条)

在二月二这天吃龙须面有“顺心如意”的寓意,也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龙眼(馄饨)

因为馄饨圆滚滚,形似龙眼睛,希望能够像龙一样,双目炯炯有神,生活过得精神。

龙耳(饺子)

饺子又被称为“龙耳”,吃饺子又称“食龙耳”,期盼来年财运滚滚。

龙胆(年糕)

二月二这天有吃油炸年糕的习惯,俗称“食龙胆”。

二月二龙抬头麻花(啃龙骨)

在农历二月初二的日子,民间不少地方都会有吃麻花的习俗,而在这天不管吃什么东西,都要跟龙联系在一起,所以吃麻花也就被叫成了啃龙骨,因为麻花和撒子的形状很像龙的骨头,这是传统的节日美食,对于身体来说非常的有帮助,而且制作起来也不是非常的复杂,可以说是相当的有寓意。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简短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龙角。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民间又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称为“龙头节”。

二月二龙头抬头的传说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一

传说,龙抬头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龙抬头的活动

1、起龙船

在龙抬头这天,广东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众人跳入水中“起龙船”,请龙出水、清洗龙船、试扒龙船。人们选择这天作为传统“起龙船”的日子,是为了显示百姓对龙舟的尊重,以及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

2、分祭猪肉

分祭肉,聚众宴饮,奏乐欢娱。社祭作为民众欢聚节日的习俗,在龙抬头这天也会上演。《广州府志》引《番禺志》载:“二月二日土地会,大小衙署及街巷无不召梨园奏乐娱神。”昔日那祭社的盛况及人们聚众宴饮的欢娱场面,在这些记载中可见一斑。

3、二月二求学

在民间有这样一句歌谣“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这就说春天随着万物苏醒,作为学子而言更要努力用功去学习,过去都是私塾,当时的开学日就是在二月二这一天,所以这一天当时也被称作是“求学”,而这样的习俗其实现在很多地方在沿用了,不过现在这一天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新的学业开始,因为普遍这个时候大家开学了也会接触到新的文化知识。

48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