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龙角。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民间又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称为“龙头节”。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相传,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
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爆苞米花。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好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顺势一跃腾空,再降甘霖。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龙抬头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二月二龙抬头出生的虎宝宝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因此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十分讨彩的日子,甚至有人觉得出生在这天的宝宝可以“百病不缠身”,“出人头地”。在“龙抬头”这天瓜熟蒂落顺产分娩固然可喜,但为择“吉日”选择剖腹产,即便是望子成“龙”,求“吉”心切,从医学角度来讲,这一点还是不应该提倡的。出生在农历二月二的虎宝宝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学习能力和行动力很强,好运和贵人时常伴随左右。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所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表现的很不错。
二月二新生的虎宝宝运势解析
该日降生的婴儿运势颇受影响,但又因受到颗吉星照耀,运势虽受动荡却有所逆转。事业上需要以一颗饱满热情的心来面对不断出现的挫折,一旦突破的难关,扶摇直上之日也算是指日可待了,感情恐有争执,不妨平心静和对待所有事态发生运和健康方面,谨言慎行,可保平安顺利。
龙抬头出生的属虎人性格如何
这天出生的男孩往往都有一些柔顺的女性特质。这并不是指他们很娘娘腔,缺少了一股男人味,而是指他们像女性一般细心、思维敏捷,十分斯文和温柔,对於异性和身边的朋友,也十分关心。这种男性不怎么爱出锋头,而且脾气倾向于温驯,多半都十分内敛,不太爱说话。个性上很随和,和人能很快的打成一片,所以人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