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是第几个国家公祭日
2023是第几个国家公祭日
10
2023年国家公祭日是第10周年,也是南京大屠杀86周年,今年国家公祭日时间:12月13日,星期三,农历十一月初一。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纪念什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为什么把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在2014年2月27日经过会议表决,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为了悼念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是因为中日战争开始之后,在1937年的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开始了,对中国同胞长达40多天的大屠杀,共有30多万军民遭到杀戮,震惊中外,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过远东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审判,早有结论和法律定论。
之后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的民族灾难,所以将12月13日设为了国家公祭日,为了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并且表明中国人民对于侵略战争的憎恶,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国家公祭日历史背景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当时的中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
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在中国,自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审判以来,普遍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屠杀中遇难。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认“发生过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等行为”,但对遇难人数则暧昧不清,也有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否认派”。“否认派”的论调得到部分日本政商势力的支持,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感,这也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历史问题之一。
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也是对日本不承认侵华战争提供了有力的说明。
国家公祭日,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使民族精神提升,使人民更加爱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