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正月初六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送穷是正月初六,最重要的特色习俗之一。据民间调查,这天家中的妇女要把正月初五之前的垃圾,全部整体起来装入袋中。然后将这些垃圾扔出去。这就是所谓的送穷。而穷就是指的是穷神。
据民间传说,穷神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生前喜欢节俭,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有人送衣服给他,他也会放入火种烧掉。传说,若是在正月初六,谁家比较脏,就会进入此家,导致破财等现象,因此每年正月初六要进行扔垃圾,送穷神。
正月初六也是清水祖师诞辰。在这天,人们要供奉素饼、水果等。祈求清水祖师来年,能带来风调雨顺。虽然这一习俗被人们遗忘,但是依旧有些农村地方,拜祭清水祖师,祈福新的一年里,能够保证风调雨顺。
正月初六干什么好
1、打扫祭厕
在中国过大年的民俗中,过年到初五是不能往外打扫垃圾的,到了初六,家里就开始大扫除,往外丢垃圾。
因为初六日是厕神紫姑检查厕所的日子,故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厕所卫生,可是现在的家庭都讲究卫生,图个干净,扫地都用扫地机器人了,再说厕所都是新式的卫浴,收拾厕所,更是无从谈起,故此,打扫祭厕的习俗基本已经不存在了。
2、外出游玩
按照三六九,朝外走”的传统习俗,大年初六应该去公园,广场或者是商城等人多的地方,而且在游玩的时候,还需要将出行、游玩和回家的路程,设置成一个圆圈,圆圈在国人的思想里,就有团圆美满的意思,同时,也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办事能够有始有终,求财能够全部到手,人们用这个轨迹圈子,希望能够完美地圈住幸福、美满和吉祥。
3、抢财神
在初六这一日,12岁的男孩(预示着六六顺),会被打扮成“刘海”的形象上街,他的身后背着5个用彩纸或者白纸剪成的小人,谁抢到这个小孩身后背着的小人,就预示着自己抢到了财神,而被抢夺者等于是扔掉了穷神。
4、送穷神
初六这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送穷神。
穷神是谁呢?在民间传说中,穷神即使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虽然贵为帝王之子,可是天生就是一个穷命,他不仅喜欢吃稀饭,穿破衣,而且早早地在正月的晦日就去世了。人们就约定俗成,在正月初六送穷神。
送穷神需要准备征性的车船(芭蕉做的船),点明烛,还要给穷神带上煎饼等干粮。只有这样,穷神才会走。
5、开业大吉
初六是马日。从事酒楼和饭店生意的人,从春节到初五,休息了六日,在初六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开张做生意时,不仅要放鞭炮,而且还要贴红对联,上面写“开市大吉,开张利市”等等的字样。
可是酒楼饭店开业,也就是只限于开业,下面两桩在开业时候,所必须要有的习俗,也已绝迹了。
6、摆桔子
商家为了讨一个好口彩,档口要放一个盆,或者是多个盆,盆中装满大橘子,一个是取义红红火火的意思,第二个是取义为“吉”多的意思。
可是现在这个习俗,基本已经看不到了。
7、全可人说吉利话
商家在开业之前,需要找一个“全可人”(丈夫,子女还有公婆都在的女人),来到商家的屋子里,来回转上一圈,一边转,一边说:开市大吉,多多发财……等吉利话。目的还是讨一个吉利,只是现在这个风俗,也已经见不到影子了。
正月初六的禁忌
1、正月初六,百无禁忌,适合外出活动活动,放松身心。
2、对于商家来说,正月初六是马日,也是送神的日子,因此需要把除夕送来的财神纸马烧掉,各类商店开始复业。
正月初六为什么吃面条
面条——长面,也叫长寿面,大年初六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大年初六还可以吃什么
万年粮——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3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饺子——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汤圆——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鸡汤——大年初一喝鸡汤,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